各主编与乔英俊副县长、阳崇刚镇长及唐雪琼院长合影
景迈山遗产中心座谈会
2023年9月“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7项世界遗产。乔副县长提到,景迈山很快迎来游客流量高峰,但现在的接待能力、基础设施的支撑和保障都还不足,希望专家能为景迈山的保护发展谏言献策。
金荷仙社长认为景迈山的生态环境和古朴的村寨等令人印象深刻,应避免城市化绿化,最大限度地保留乡土特征和气息,同时建议多开发一些富有地方特色的高品质的文创产品。
俞孔坚主编强调景迈山应该定位为世界级的健康旅居目的地,做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试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样板”。开发建设过程中要保护景迈山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向村民学习千年景迈的生态营建智慧;吸引高净值消费人群,避免大量游客涌入带来的环境压力;建设好惠民镇,合理开发利用周边土地和资源。
王向荣主编提出要保护好景迈山的原真性。首先,景迈山可以定位为休养旅居,提升村寨民宿品质,吸引有消费能力游客;其次,在保护村寨肌理、山水关系的同时,要改善现代设施,提升生活水准;三是组织好摆渡交通;四是带给游客原真性体验。
张浪主编提到,澜沧县要做到四个定。第一个是定向,大的方向就是绿水青山金山银山;第二个是定位,确定差异化发展路径;第三个是定量,景迈山开发利用要考虑到游客承载力(设定极限容量),吸引有消费能力的游客;最后一个是定标,茶叶生产、销售、建筑等都要大致有一个标准。
曹磊主编认为,在保护景迈山的原真性和乡土性的同时,也要注重自然灾害的防治工作。可进行区域风险评估,不同场地结合地质地貌特点制定相应的韧性提升技术措施。尽量用传统工法适当结合现代技术手段,提高区域抵御自然灾害的韧性。
宋钰红教授提到,景迈山目前缺乏必要的标识牌,尤其要在交叉口标明游览信息,使得游览的时间可控,难度可知,减少管理的安全隐患。
本次会议的系列活动,为风景园林领域深化产学研合作搭建了平台,为风景园林学科行业发展注入新动力,对推动风景园林学科向新高度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未来,风景园林学科和行业将聚焦学术与实践双轨并行,助力“美丽中国”“生态文明”“遗产保护”“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的实现。
Copyright © 2018 景观网 .All Rights Reserved
www.中国景观网.net 备案号:浙ICP备2021007798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 网站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