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加入
免费发布
景观档案,记录中国景观历史。
  • 暂无相关记录!
新闻news
植物如何让城市静下来?苏州河滨水绿地的物理与心理降噪效果
来源: | 作者:编辑部 | 发布时间: 2025-05-08 | 235 次浏览 | 分享到:


图片


在陆域植物群落样地中,除Q6外,植物群落的物理降噪效能总体优于心理降噪效能,且物理、心理和综合降噪效能的变化特征相似。其中,综合降噪效能最佳的是Q9,其垂直郁闭度较高,植物种植密集,形成了良好的物理噪声屏障,同时色彩感较好,心理降噪效能较高。


图片

陆域植物群落降噪效能分析图 © 陆嘉宜,肖茵然,邵钰涵


滨水植物群落的综合降噪效能与垂直郁闭度呈现一定的相关性。具体而言,滨水植物群落的物理降噪效能随垂直郁闭度的上升而增强。


图片

滨水植物群落降噪效能分析图 © 陆嘉宜,肖茵然,邵钰涵



05

结论与建议


研究结果表明,在噪声传播方向上,植物群落的物种越丰富,垂直郁闭度越高,物理降噪效能越显著。在心理降噪效能方面,增加灌木的冠幅、高度和间距可有效提升视觉感知,进而提高听觉烦恼度阈值;而增加植物群落的垂直郁闭度则可有效提升听觉感知的丰富度和整体体验。在所有样地中,密植乔木与灌木及地被相组合的类型具有更强的综合降噪效能。此外,在滨水植物群落中,因垂直郁闭度变化导致的视线通透性差异可影响植物群落的综合降噪效能。


基于本研究结果,结合各类城市绿地面临的交通噪声问题和绿地现状,提出以下建议。


1)针对种植面积充足的陆域绿地,建议采用密植乔木与高灌木及地被相组合的群落种植模式。


2)针对种植面积不足的陆域绿地,建议采用密植高灌木与地被相结合的群落种植模式,灌木应使用冠幅较大的常绿高灌木类,以保证四季的物理降噪效果;同时适当点缀大冠幅的高灌木植株,以形成良好的视觉感受,提升植物群落的心理降噪效能。


3)针对种植面积充足的滨水绿地,可采用降噪效能更优的陆域植被种植模式——密植乔木、高灌木及地被相组合。


4)针对种植面积不足、无法通过提升垂直郁闭度来提升综合降噪效能的滨水绿地,建议通过调整水面和植被要素比例来提升物理降噪效能。


本研究亦存在一定的不足。首先,在心理降噪效能问卷调研阶段,样本量相对有限。其次,苏州河两岸绿地的植物群落模式尚未覆盖所有绿地类型。此外,本研究滨水植物群落样地相对较少。总体而言,本研究期望为缓解城市绿地空间中的交通噪声问题及构建多感官健康城市空间提供更具实践意义的理论依据和指导建议。


专访记录
最新加入
景观文化
  • 浙景杭协

    浙景杭协

    协会

    ¥0.0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