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加入
免费发布
景观档案,记录中国景观历史。
  • 暂无相关记录!
新闻news
江西以“千万工程”为牵引,迈向共同富裕之路
来源: | 作者:编辑部 | 发布时间: 2025-05-13 | 242 次浏览 | 分享到:

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共同富裕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目标。江西,这片充满红色记忆与绿色希望的土地,正以“千万工程”为牵引,积极探索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和收入差距的有效路径,向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

一、缩小地区差距:协同共进,共促繁荣

(一)优化产业布局,推动区域协同发展

江西地域广阔,各地资源禀赋差异明显。为缩小地区差距,江西正积极借鉴浙江“千万工程”中产业协同发展的经验,因地制宜地优化产业布局。在赣南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为特色农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这里,脐橙、茶叶等特色农产品种植已初具规模。例如,赣州市信丰县的脐橙种植面积已达数十万亩,通过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加工设备和品牌营销理念,赣南脐橙不仅在国内市场享有盛誉,还远销海外。当地政府还通过举办“脐橙文化节”等活动,进一步提升了赣南脐橙的品牌知名度,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同时,江西还注重打造产业集群,以景德镇的陶瓷产业为例,当地政府建设了陶瓷产业园区,吸引上下游企业入驻,形成了完整的陶瓷产业链。在景德镇市浮梁县,陶瓷产业园区内不仅有陶瓷生产企业,还涵盖了陶瓷原料加工、陶瓷设计研发、陶瓷文化创意等多个领域。这种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不仅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还提升了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带动了周边乡村的经济发展。通过产业集群的形成,浮梁县的陶瓷产业产值逐年增长,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柱。

图片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区域互联互通

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江西深知基础设施建设对于缩小地区差距的重要性,因此不断加大对偏远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近年来,江西加快了农村公路、县乡公路和高速公路连接线的建设,实施“四好农村路”建设工程,提高了农村公路的通达率和质量。在一些偏远山区,新修的公路像一条条纽带,将一个个村庄与外界紧密相连,方便了农村居民的出行,也促进了农产品的运输。例如,上饶市婺源县通过修建山区公路,将原本交通不便的篁岭村与外界连接起来,不仅方便了村民出行,还为当地发展乡村旅游创造了条件。

同时,江西还加快了高铁、高速公路等重大交通项目的建设,缩短了地区之间的时空距离。交通的改善,不仅促进了区域间的人员流动和物资交流,也为地区间的经济合作提供了便利。例如,昌赣高铁的开通,将赣南地区与南昌等经济发达地区紧密相连,极大地促进了赣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员流动。高铁的开通不仅带动了沿线城市的旅游业发展,还吸引了更多的投资和人才,为地区间的协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在稳步推进。江西加快了5G网络在偏远地区的覆盖,逐步实现5G网络的全覆盖。通过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江西积极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在一些农村地区,电商平台的建设帮助农民将农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例如,宜春市樟树市的中药材种植户通过电商平台,将本地的中药材销售到全国各地,实现了农产品的线上销售和增收。智慧农业系统的推广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服务的开展,提升了农村公共服务水平,让农村居民也能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优质服务。

(三)推进区域合作,实现资源共享

江西积极与周边省份和地区开展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推动区域协同发展。江西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合作成为缩小地区差距的重要抓手。江西与湖南、湖北等周边省份联合打造旅游线路,整合庐山、滕王阁、武当山、张家界等旅游资源,推出了“长江中游旅游圈”等旅游产品。例如,江西与湖南联合推出了“庐山—滕王阁—张家界”精品旅游线路,通过整合两地的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这种跨区域的旅游合作模式,不仅提升了江西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区域经济的繁荣。

在教育和医疗领域,江西也积极与发达地区开展合作。通过与上海、广州等地的高校和医院建立合作关系,江西开展远程教育、远程医疗、教师培训、医生进修等活动,提升了自身的教育和医疗水平。例如,南昌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通过远程教育平台,南昌大学的学生可以共享上海交通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提升了学校的教学水平。同时,江西还通过远程医疗系统,让农村地区的患者能够享受到上海、广州等地专家的远程会诊服务,提升了农村医疗水平,缩小了与发达地区在公共服务方面的差距。

二、缩小城乡差距:一体化发展,共享成果

(一)完善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

交通一体化是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的重要内容。江西加快了城乡公交一体化进程,逐步实现城乡公交同网、同价、同服务。在南昌、赣州等城市,通过优化公交线路、增加公交车辆、建设公交枢纽等方式,将城市公交网络延伸到农村地区。例如,南昌市新建区通过优化公交线路,将城市公交延伸至偏远的农村地区,方便了农村居民的出行。城乡公交一体化的推进,不仅方便了农村居民的出行,还促进了城乡之间的人员流动和经济交流。

公共服务设施一体化也在稳步推进。江西通过建设大型水厂、铺设供水管网等方式,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实现了城乡供水同源、同网、同质。例如,九江市通过建设大型水厂,将城市供水系统延伸至农村地区,提高了农村居民的饮水质量。同时,江西还加强了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提高了农村供电可靠性和稳定性。这些基础设施的改善,让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城乡之间的差距也在逐步缩小。

图片

(二)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

教育是民生之基。江西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努力缩小城乡教育差距。通过建设农村学校、配备优秀教师、开展远程教育等方式,江西不断提升农村教育质量。例如,吉安市泰和县通过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改善了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吸引了更多学生就读。同时,江西还推进城乡学校结对帮扶活动,组织城市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帮助农村学校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此外,江西还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建设农村职业教育中心,开设农业技术、农村电商、家政服务等专业课程,为农民提供职业技能培训。通过这些措施,江西不仅提高了农村居民的就业能力,还为农村产业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

医疗是民生之需。江西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改善农村居民就医条件。通过建设农村卫生院、配备先进医疗设备、招聘优秀医疗人才等方式,江西提升了农村医疗服务水平。例如,抚州市临川区通过建设乡镇卫生院,配备了先进的医疗设备,提高了农村医疗服务水平。同时,江西还推进城市医院与农村卫生院的对口帮扶活动,组织城市医生到农村开展义诊、培训等活动,帮助农村卫生院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此外,江西还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远程医疗服务,建设远程医疗平台,实现城市医院与农村卫生院的远程会诊、远程诊断、远程培训等功能,提高了农村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便捷性。

(三)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

户籍制度改革是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的重要举措。江西进一步放宽农民进城落户条件,简化落户手续,降低落户门槛,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的区分,建立统一的居民户口登记制度,允许农民在城镇落户,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例如,萍乡市通过简化落户手续,吸引了大量农村居民进城落户,享受城市公共服务。同时,江西还保障进城农民的合法权益,确保他们在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益等方面不受影响。通过这些措施,江西为农民进城落户提供了便利,促进了城乡人口的合理流动。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江西制定人才下乡激励政策,吸引城市人才到农村创业就业。通过提供创业补贴、税收优惠、住房保障等政策,江西鼓励大学生、科技人员、企业家等到农村创办企业、开展科技服务、发展现代农业。例如,新余市通过设立创业基金,为下乡创业的大学生提供资金支持,吸引了大量大学生到农村创业。同时,江西还加强农村人才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为下乡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通过这些措施,江西不仅为农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还促进了城乡人才的合理流动,推动了城乡一体化发展。

三、缩小收入差距:多措并举,共奔富裕

(一)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江西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在赣南地区,赣南脐橙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通过品牌建设、精深加工等措施,赣南脐橙的附加值不断提高。例如,赣州市信丰县通过举办“脐橙文化节”等活动,进一步提升了赣南脐橙的品牌知名度,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同时,江西还拓展农业新业态,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利用农村的自然景观、田园风光、民俗文化等资源,江西开发了农家乐、民宿、采摘园、观光园等休闲农业项目,吸引了大量城市居民到农村休闲度假,增加了农民收入。例如,景德镇市浮梁县的瑶里古镇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吸引了大量游客,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

此外,江西还大力发展农村电商,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通过建设农村电商平台、开展电商培训、完善物流配送体系等措施,江西帮助农民将农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提高了农民收入。例如,赣州市南康区通过建设农村电商平台,帮助当地农民销售家具、农产品等,实现了农产品的线上销售和增收。

(二)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农民就业能力

职业技能培训是提升农民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江西根据市场需求和农民就业意愿,开展精准职业技能培训。通过调查研究,江西了解当地企业的用工需求和农民的就业意愿,制定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开展电工、焊工、家政服务、农村电商等职业技能培训。例如,南昌市通过开展家政服务培训,帮助农村妇女掌握了家政服务技能,提高了她们的就业能力。同时,江西还加强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开展订单式培训。例如,九江职业技术学院与当地企业合作,开设了数控技术、机械制造等专业课程,为企业培养急需的技能人才。

通过引进专业教师、聘请企业专家、开展教师培训等措施,江西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培训质量。此外,江西还完善职业技能培训设施,建设实训基地,配备先进的实训设备,为农民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水平。例如,赣州市通过建设职业技能实训基地,配备了先进的焊接设备和数控机床,为农民提供了实践操作的机会,提高了他们的职业技能水平。

(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农民基本生活

社会保障是保障农民基本生活的重要手段。江西提高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水平,逐步缩小城乡养老保险差距。通过扩大农村居民医疗保险的报销范围、提高医疗报销比例等措施,江西完善了农村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提高了农村居民的医疗保障水平。例如,宜春市通过提高农村居民医疗保险报销比例,减轻了农村居民的医疗负担。同时,江西加强社会救助工作,精准识别困难群众,做到应救尽救。通过设立慈善基金、开展慈善捐赠活动等措施,江西大力发展慈善事业,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扶贫济困。例如,上饶市通过设立慈善基金,为困难群众提供了帮扶,缓解了他们的生活困难,保障了农民的基本生活。

在“千万工程”的牵引下,江西正以坚定的步伐迈向共同富裕。通过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和收入差距,江西不仅推动了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还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未来,江西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探索创新,努力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让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更加繁荣富强。


专访记录
最新加入
景观文化
  • 浙景杭协

    浙景杭协

    协会

    ¥0.0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