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加入
免费发布
景观档案,记录中国景观历史。
  • 暂无相关记录!
新闻news
整村运营中村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及沟通陷阱
来源: | 作者:编辑部 | 发布时间: 2025-05-18 | 229 次浏览 | 分享到:

在整村运营过程中,村民代表大会是村民参与村庄治理的重要形式。它不仅是村民表达意愿、参与决策的平台,也是运营方推动村庄发展项目的关键环节。然而,许多运营方在实际操作中常常忽略一些重要的沟通细节,导致会议效果不佳,甚至引发村民的不满。本文将详细探讨村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流程,并分析运营方容易忽略的沟通陷阱及其解决方法。

一、村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流程

(一)会前准备

 1. 明确议题

议题是村民代表大会的核心内容,其来源可以多样化。通常,议题可由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提出,也可由十分之一以上村民联名或五分之一以上村民代表联名提出。例如,若村内计划建设一个新的文化广场,可由村民委员会根据村庄发展规划提出该议题;若村民对村内环境卫生问题反映强烈,也可由村民联名提出改善村内环境卫生的议题。

图片

在明确议题后,村“两委”需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调研和讨论,拟定初步解决方案。以建设文化广场为例,初步方案应包括广场的选址、面积、功能布局、预算等关键要素,并考虑村民的实际需求和村庄的实际情况。例如,选址应选择在村民活动频繁的区域,面积应根据村庄人口和实际需求确定,功能布局应包括休闲区、健身区、儿童游乐区等,预算应合理分配,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在某村,村民委员会计划建设一个文化广场,初步选址在村中心的一块空地上。在拟定初步方案时,村“两委”组织了多次调研,走访了多位村民,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意见。最终,初步方案确定为:广场面积500平方米,预算10万元,功能布局包括休闲区、健身区和儿童游乐区。这一方案在村民代表会议上得到了广泛支持。

 2. 广泛征求意见

在提出议题前,运营方应通过多种方式广泛征求村民代表和村民的意见。这不仅有助于完善议题方案,还能提高村民的参与度和满意度。例如,可通过召开村民小组会议、设置意见箱、开展线上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广泛征求村民的意见。以改善村内环境卫生的议题为例,可组织各村民小组召开会议,让村民代表充分发表意见,同时在村内设置意见箱,方便村民随时提出建议。

在征求意见过程中,还应根据议题内容,有针对性地征求相关利益群体的意见。例如,涉及土地流转的议题,需重点征求涉及土地的村民的意见;涉及村庄基础设施建设的议题,需征求受施工影响的村民的意见。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确保议题方案更加科学、合理,符合村民的实际需求。

在某村,村民委员会计划改善村内环境卫生,提出了一个垃圾集中处理和分类回收的方案。为了广泛征求意见,村“两委”组织了多次村民小组会议,详细介绍了方案内容,并听取了村民的反馈。同时,在村内设置了多个意见箱,方便村民随时提出建议。通过这些方式,村“两委”收集到了大量有价值的建议,最终完善了方案,得到了村民的广泛支持。

图片

3. 通知参会人员

会议通知是确保村民代表按时参会的重要环节。运营方应采用多种通知方式,确保每位村民代表都能收到通知。除了张贴公告、广播、电话通知外,还可利用微信群、短信等现代通讯手段。例如,在村内主干道、村委会门口等显眼位置张贴会议通知公告,同时通过村内广播定时播放通知内容,对于外出务工的村民代表,可通过电话或微信逐一通知。

通知内容应详细、明确,包括会议时间、地点、议程、议题背景及初步方案等。例如,通知可写为:“各位村民代表,定于2025年6月1日上午9点在村委会会议室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议题为建设村文化广场。初步方案包括选址在村中心空地,面积500平方米,预算10万元,主要用于村民休闲娱乐。请各位代表准时参会,如有疑问,请提前与村委会联系。”

在某村,村民委员会计划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建设文化广场的议题。为了确保每位代表都能收到通知,村“两委”采取了多种通知方式。首先,在村内主干道和村委会门口张贴了会议通知公告,详细说明了会议的时间、地点、议程和初步方案。其次,通过村内广播定时播放通知内容,确保每位村民都能听到。最后,对于外出务工的村民代表,村“两委”成员通过电话或微信逐一通知,确保他们也能按时参会。

(二)会议召开

 1. 参会人数要求

村民代表会议需由三分之二以上的组成人员参加方可召开。例如,若村民代表会议共有30名代表,至少需要20名代表参会,会议才能有效召开。若参会人数未达到法定要求,应重新确定会议时间,再次通知村民代表。同时,可分析未参会的原因,如部分代表因外出务工无法参会,可考虑通过视频会议等方式让其参与讨论。

在某村,村民委员会计划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建设文化广场的议题。然而,会议当天,只有18名代表参会,未达到法定人数。村“两委”决定重新确定会议时间,并再次通知村民代表。同时,村“两委”分析了未参会的原因,发现部分代表因外出务工无法按时参会。于是,村“两委”决定通过视频会议的方式,让这些代表也能参与讨论,确保会议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2. 民主商议与表决

会议由村“两委”组织召集,主持人应介绍会议议程、议题背景及初步方案,确保每位代表都清楚会议内容。在讨论过程中,应充分发扬民主,让每位代表都有机会发言。对于不同意见,应认真听取并进行讨论,避免出现一方主导的局面。例如,若部分代表认为文化广场预算过高,可让其详细说明理由,同时让其他代表和村“两委”成员进行回应和讨论,共同寻找更合理的解决方案。

表决可采用举手表决、无记名投票等方式。对于重大事项或存在较大分歧的议题,建议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以确保表决结果的真实性和公正性。例如,对于文化广场建设方案的表决,若存在不同意见,可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让每位代表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投票。

在某村,村民委员会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建设文化广场的议题。会议由村“两委”组织召集,主持人详细介绍了会议议程、议题背景及初步方案。在讨论过程中,部分代表认为文化广场的预算过高,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主持人认真听取了这些意见,并让其他代表和村“两委”成员进行回应和讨论。最终,经过充分讨论,会议决定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表决。表决结果显示,25票同意,3票反对,2票弃权,方案顺利通过。

3. 会议记录

会议应有专人负责记录,详细记录会议的议程、讨论情况、表决结果等内容。记录应包括每位代表的发言要点、不同意见的争论焦点、表决的具体结果等。例如,记录可写为:“会议议程:讨论村文化广场建设方案。讨论情况:代表甲认为……代表乙提出……表决结果:同意25票,反对3票,弃权2票,方案通过。”

会议结束后,会议记录应由参会人员签字确认。签字确认不仅是对会议记录的认可,也是对会议结果的负责。若部分代表对记录有异议,应允许其提出修改意见,经讨论后进行修改。

在某村,村民委员会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建设文化广场的议题。会议过程中,由专人负责记录,详细记录了会议的议程、讨论情况和表决结果。会议结束后,主持人将会议记录打印出来,逐一让参会代表签字确认。在签字过程中,部分代表对记录中的某些内容提出了异议,主持人立即组织讨论,对记录进行了修改。最终,所有代表都对会议记录表示认可,并在记录上签字确认。

图片

(三)会后工作

 1. 公布告知

村民委员会应在村驻地、各村民小组、农户居住集中区域对村民代表会议通过的议定议题、方案、程序、结果在村务公开栏里进行五天以上公告。同时,可利用广播、微信群、村内宣传栏等多种渠道进行告知。例如,可在村务公开栏张贴公告:“各位村民,经村民代表会议表决通过,决定建设村文化广场,具体方案为……”,并通过广播定时播放公告内容,同时在微信群中发送公告链接。

村民代表要及时将村民代表会议通过的事项告知推选户。可采用上门告知、电话告知等方式,确保每位村民都能了解会议结果。例如,村民代表可对推选户说:“我们村要建设文化广场了,这是村民代表会议通过的决定,具体方案是……大家有什么意见可以随时向我反映。”

在某村,村民委员会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建设文化广场的议题。会议结束后,村民委员会在村务公开栏张贴了公告,详细说明了会议通过的方案内容,并通过广播定时播放公告内容。同时,村民委员会在微信群中发送了公告链接,确保每位村民都能看到。此外,村民代表也积极行动起来,通过上门告知和电话告知的方式,将会议结果传达给每一位村民。

 2. 组织实施

议案通过后,村民委员会应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实施步骤、责任人、时间节点等内容。以文化广场建设为例,实施方案可包括:第一步,确定施工队伍,责任人张三,时间节点为会议通过后一周内;第二步,进行土地平整,责任人李四,时间节点为确定施工队伍后一周内;第三步,进行广场设施建设,责任人王五,时间节点为土地平整完成后两周内等。

在实施过程中,村民委员会应加强组织协调,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例如,若在施工过程中遇到村民阻工的情况,村民委员会应及时了解情况,协调解决,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在某村,村民委员会制定了文化广场建设的具体实施方案,明确了实施步骤、责任人和时间节点。在实施过程中,村民委员会加强了组织协调,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然而,在施工过程中,部分村民因对施工方案有疑问而阻工。村民委员会立即组织相关人员,与村民进行沟通,详细解释施工方案和预期效果。经过耐心沟通,村民消除了疑虑,施工顺利进行。

3. 监督落实

村民监督委员会负责对村民代表会议议定事项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村民监督委员会应定期对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向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报告。例如,村民监督委员会可每月对文化广场建设情况进行一次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工程进度、工程质量、资金使用情况等。

监督可通过实地查看、查阅资料、听取汇报等方式进行。例如,实地查看文化广场建设现场,检查工程进度是否符合实施方案要求;查阅工程合同、资金使用明细等资料,确保资金使用合理;听取施工队伍和村民委员会的汇报,了解工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在某村,村民监督委员会对文化广场建设情况进行监督。每月,村民监督委员会都会实地查看建设现场,检查工程进度是否符合实施方案要求。同时,他们会查阅工程合同和资金使用明细,确保资金使用合理。在检查过程中,村民监督委员会发现部分工程进度滞后,立即向村民委员会反馈。村民委员会及时调整施工计划,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图片

 二、90%运营方忽略的沟通陷阱

 (一)缺乏前期沟通

 1. 问题表现

运营方在提出议题前未与村民代表和村民进行充分沟通,导致村民对议题内容一无所知。例如,运营方提出建设一个乡村旅游项目,但未提前向村民介绍项目的内容、优势、可能带来的收益等,村民可能会因不了解而产生抵触情绪。

即使村民了解议题内容,但由于运营方未解释议题的目的和意义,村民可能无法理解为什么要开展该项目。例如,运营方提出建设一个污水处理设施,但未向村民说明该设施对改善村庄环境、提升村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性,村民可能会认为这是浪费资金。

2. 解决方法

运营方在提出议题前,应深入村庄进行调研,了解村民的需求和意见。可通过走访村民、召开座谈会、发放问卷等方式,收集村民对村庄发展的想法和建议。例如,在提出建设乡村旅游项目前,可组织村民召开座谈会,了解村民对乡村旅游的看法和期望,同时收集村民对项目可能存在的担忧和问题。

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宣传引导,让村民了解议题的内容、目的和意义。可利用村内广播、宣传栏、微信群等渠道,向村民介绍议题的背景和优势。例如,通过村内广播播放乡村旅游项目的优势,如增加村民收入、提升村庄知名度等;在宣传栏张贴项目介绍资料,包括项目规划图、预期收益等;在微信群中发送项目宣传视频等。

在调研和宣传的基础上,向村民征求意见,对议题进行完善。例如,根据村民对乡村旅游项目的建议,调整项目规划,增加村民参与度高的项目内容,如村民手工艺品制作展示区等。

在某村,运营方计划建设一个乡村旅游项目。在提出议题前,运营方深入村庄进行调研,通过走访村民、召开座谈会、发放问卷等方式,收集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运营方通过村内广播、宣传栏、微信群等渠道,向村民介绍乡村旅游项目的内容、目的和优势。在调研和宣传的基础上,运营方根据村民的建议,调整了项目规划,增加了村民手工艺品制作展示区等内容。最终,项目得到了村民的广泛支持。

(二)信息传递不畅

 1. 问题表现

运营方未提前通知村民代表会议的时间、地点和议程,导致部分村民代表未能按时参会。例如,运营方在会议召开前一天才通知村民代表,部分代表可能因临时有事无法参会。

会议通知内容不准确,导致村民代表对会议内容产生误解。例如,通知中未明确议题的具体内容,村民代表可能误以为会议是讨论其他事项,导致会议讨论无法正常进行。

会议结束后,运营方未及时将会议结果告知村民,导致村民对会议决策不了解,甚至产生误解。例如,村民代表会议通过了建设文化广场的决定,但运营方未及时向村民公布,村民可能会误以为该决定未通过。

2. 解决方法

运营方应提前一周以上通知村民代表会议的时间、地点和议程,确保每位代表都有足够的时间安排参会。例如,可在会议召开前一周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通知村民代表,并在村内张贴会议通知公告。

通知内容应详细、明确,包括会议时间、地点、议程、议题背景及初步方案等。例如,通知可写为:“各位村民代表,定于2025年6月1日上午9点在村委会会议室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议题为建设村文化广场。初步方案包括选址在村中心空地,面积500平方米,预算10万元,主要用于村民休闲娱乐。请各位代表准时参会,如有疑问,请提前与村委会联系。”

会议结束后,运营方应通过多种渠道及时将会议结果告知村民。可在村务公开栏张贴会议结果公告,通过广播定时播放会议结果,同时在微信群中发送会议结果链接。例如,公告可写为:“各位村民,经村民代表会议表决通过,决定建设村文化广场,具体方案为……”,并通过广播定时播放公告内容,同时在微信群中发送公告链接。

在某村,运营方计划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建设文化广场的议题。为了确保每位代表都能按时参会,运营方提前一周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通知村民代表,并在村内张贴了会议通知公告。通知内容详细、明确,包括会议时间、地点、议程、议题背景及初步方案等。会议结束后,运营方在村务公开栏张贴了会议结果公告,通过广播定时播放公告内容,并在微信群中发送了公告链接。通过这些方式,运营方确保了村民对会议结果的了解,避免了误解。

 (三)忽视村民意见

1. 问题表现

运营方在会议讨论过程中过于强调自己的观点和方案,不给村民代表发言机会,导致村民代表参与度低。例如,运营方在讨论文化广场建设方案时,一直强调自己的方案优势,不听取村民代表的意见,村民代表可能会失去参与讨论的积极性。

即使村民代表提出了意见和建议,运营方也未认真对待,导致村民代表感到被忽视。例如,村民代表提出文化广场应增加儿童游乐设施,运营方未将其纳入方案,也未向村民代表解释原因,村民代表可能会认为自己的意见不被重视。

2. 解决方法

在会议开始前,运营方应明确会议规则,营造民主、平等的讨论氛围,让每位村民代表都有机会发言。例如,主持人可在会议开始时说:“今天我们的会议是大家共同讨论村文化广场建设方案,每位代表都有机会发表意见,请大家积极参与。”

在讨论过程中,运营方应认真听取村民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对合理的意见应予以采纳,并在方案中进行修改完善。例如,若村民代表提出增加儿童游乐设施的意见,运营方可在方案中增加相关内容,并向村民代表说明修改情况。

对于村民代表的意见,运营方应及时反馈处理情况。若因某些原因无法采纳,应向村民代表解释原因,争取其理解。例如,若因预算问题无法增加儿童游乐设施,运营方可向村民代表解释:“我们非常重视大家的意见,但由于预算有限,目前无法增加儿童游乐设施,我们会争取在后续项目中考虑。”

在某村,村民委员会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建设文化广场的议题。在会议开始前,主持人明确会议规则,营造民主、平等的讨论氛围。在讨论过程中,村民代表提出了增加儿童游乐设施的意见。运营方认真听取了这一意见,并在方案中增加了相关内容。同时,运营方向村民代表说明了修改情况,得到了村民代表的认可。通过这种方式,运营方确保了村民代表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通过以上详细的分析和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村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流程和沟通细节对于整村运营的成功至关重要。运营方应高度重视这些环节,避免因沟通不畅或忽视村民意见而导致项目推进困难。只有充分尊重村民的意愿,加强沟通与协作,才能推动村庄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村民的共同富裕。

希望本文能为整村运营的参与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帮助他们更好地开展工作,提升村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专访记录
最新加入
景观文化
  • 浙景杭协

    浙景杭协

    协会

    ¥0.0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