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加入
免费发布
景观档案,记录中国景观历史。
  • 暂无相关记录!
新闻news
“十五五”视域下:数字农业赋能乡村振兴的策略与路径
来源: | 作者:编辑部 | 发布时间: 2025-08-03 | 127 次浏览 | 分享到:

(三)提升农民数字素养

1. 加强数字技术培训

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提升农民的数字素养是数字农业发展的关键。通过制定个性化的数字技术培训课程,根据不同年龄段和文化程度的农民需求,提供针对性的培训内容。例如,针对年轻农民重点培训电商运营、农业大数据分析和农业机器人操作等高级技能;针对中老年农民重点培训智能手机应用、网络购物和农产品线上销售等基础技能。线上线下结合的培训方式能够提高培训的灵活性和覆盖面。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线上直播和录播课程,让农民能够随时随地学习。同时,在农村社区和村委会设立线下培训点,配备专业教师和实操设备,开展面对面的培训和实操指导。例如,某地通过线上直播平台开展“农村电商运营培训”,累计观看人数超过10万人次,培训后当地农村电商从业人数增加了30%。

为了确保数字技术培训的有效性,政府应加强对培训工作的组织和管理。例如,通过制定培训计划和考核标准,确保培训内容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同时,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培训工作,通过合作办学、委托培训等方式,提高培训的多样性和专业性。例如,某地与电商企业合作,开展农村电商实战培训,学员在培训结束后可以直接参与电商运营实践,提高了培训效果。此外,还可以通过建立数字技术培训示范基地,展示最新的数字技术和应用案例,为农民提供直观的学习和体验机会。

 2. 深化校企合作

高校和科研机构在数字农业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鼓励高校根据乡村振兴需求,设立数字农业、智慧农业和农村电商等相关专业,优化课程体系,增加实践教学环节比重。例如,某高校与当地农业企业合作开设“数字农业技术与应用”专业,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参与实际项目,毕业后就业率达到95%以上。产学研合作项目能够推动高校、科研机构与农业企业共同攻克数字农业领域的关键技术难题。例如,某高校与农业企业合作研发智能灌溉系统,通过产学研合作,成功将灌溉精度提高到95%以上,节水效果显著,该成果在多个农业种植基地推广应用。

在深化校企合作的过程中,政府应加强对合作项目的引导和支持。例如,通过设立产学研合作专项资金,支持高校和企业开展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项目。同时,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促进高校与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例如,某地通过建立校企合作联盟,定期组织高校与企业开展技术交流和项目对接活动,推动了数字农业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此外,还可以通过开展校企合作示范项目,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带动更多高校和企业参与数字农业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工作。

 (四)完善政策支持体系

 1.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数字农业项目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政府应通过设立专项基金、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等方式,加大对数字农业的金融支持力度。设立数字农业发展专项基金,重点支持农村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智慧农业项目建设和农村电商发展等领域。通过专项基金的引导作用,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数字农业项目投资。例如,某地设立10亿元数字农业专项基金,撬动社会资本投资50亿元,推动了当地数字农业项目的快速发展。金融机构应开发适合数字农业项目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如农业大数据贷款和农村电商供应链金融等。利用农业大数据为农民和农业企业提供信用评估,简化贷款审批流程,提高贷款发放效率。例如,某银行推出“农业大数据贷款”产品,通过分析农民的土地流转数据和农产品销售数据,为农民提供无抵押信用贷款,贷款审批时间从原来的15天缩短至3天。

为了确保金融支持政策的有效落实,政府应加强对金融机构的引导和监管。例如,通过制定相关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数字农业项目的信贷支持。同时,建立金融风险防范机制,加强对数字农业项目的评估和管理,确保资金的安全和有效使用。例如,某地通过建立数字农业项目风险评估体系,对申请贷款的项目进行严格审查,有效降低了金融风险。此外,还可以通过举办数字农业金融对接会,促进金融机构与农业企业之间的合作,推动数字农业项目的顺利实施。

 2. 创新支农资金分配方式

支农资金的合理分配能够有效推动数字农业项目的发展。在“十五五”时期,应针对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难题,采用竞争性分配与揭榜挂帅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公开招标和专家评审,筛选出具有创新性和可行性的项目方案,给予资金支持。例如,某地针对农产品冷链物流数字化改造项目,采用揭榜挂帅方式,吸引了多家企业参与竞争,最终筛选出最优方案进行实施,项目实施后农产品冷链物流损耗率降低了25%。建立支农资金使用绩效评价机制,对资金支持的项目进行全过程跟踪评估。根据项目实施效果和绩效评价结果,动态调整资金分配额度和方向,确保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例如,某地对数字农业项目进行绩效评价,对实施效果好的项目追加资金支持,对实施效果不佳的项目及时调整或终止资金拨付,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

在创新支农资金分配方式的过程中,政府应加强对项目评审和绩效评价工作的组织和管理。例如,通过建立专家库,邀请农业、技术、经济等多领域的专家参与项目评审和绩效评价工作,确保评审和评价的科学性和公正性。同时,加强对支农资金使用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确保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和透明度。例如,某地通过建立支农资金使用管理平台,对资金的分配、使用和绩效进行全过程监控,有效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

专访记录
最新加入
景观文化
  • 浙景杭协

    浙景杭协

    协会

    ¥0.0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