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加入
免费发布
景观档案,记录中国景观历史。
  • 暂无相关记录!
新闻news
打造中医药文化植物乐园:传承与创新的融合
来源: | 作者:编辑部 | 发布时间: 2025-08-06 | 305 次浏览 | 分享到: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科学智慧和实践经验。将中医药文化与现代植物乐园相结合,不仅能够为游客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还能在潜移默化中传播中医药知识,增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尊重。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打造一个以中医药文化为核心的植物乐园,从整体规划到细节设计,从文化展示到互动体验,全方位展现这一独特主题乐园的构建过程。

 

一、整体规划与布局

 

(一)主题分区


1. 百草园

百草园是植物乐园的核心区域之一,主要种植常见的药用植物。这里不仅有薄荷、艾草、金银花、菊花等草本植物,还有广玉兰、香樟、银杏、杜仲等木本植物,以及何首乌、忍冬等藤本植物。这些植物不仅具有药用价值,还能为乐园增添四季不同的色彩与生机。

在景观设计上,百草园采用自然式布局,模拟自然生态环境。蜿蜒的小径两旁种植着各种药用植物,游客可以沿着小径漫步,欣赏植物的形态与色彩。小径的尽头是一个古色古香的凉亭,供游客休息与观赏。凉亭内还设有展板,介绍“神农尝百草”的传说,以及这些常见药用植物在中医药历史中的应用。

例如,薄荷的展板上可以写:“薄荷(学名:Mentha haplocalyx),唇形科薄荷属植物。薄荷具有清凉解表、疏风散热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头痛目赤等症状。薄荷油还可用于清凉止痒,广泛应用于医药和化妆品中。”

图片


2. 方剂园

方剂园以经典中医药方剂为主题,展示方剂中所用的药用植物。例如,“六味地黄丸”“小柴胡汤”等方剂的组成药材都在这里种植。每个方剂区域都有一个入口标识牌,标明方剂名称和主要功效。游客可以在这里了解方剂的配伍原理和临床应用。

在景观设计上,方剂园按照方剂的名称划分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种植该方剂中的药用植物。区域入口处设置标识牌,标明方剂名称和主要功效。在每个方剂区域,还设有展板和触摸屏,详细介绍方剂的来源、组成、功效和现代研究成果。

例如,“六味地黄丸”区域的展板上可以写:“六味地黄丸是中医经典方剂之一,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茯苓、丹皮六味中药组成。该方剂主要用于治疗肾阴虚所致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盗汗遗精等症状。现代研究发现,六味地黄丸还具有调节免疫、抗氧化等多种功效。”


3. 四季花长在

四季花长在区域种植具有观赏价值且药用价值的花卉,如牡丹、芍药、玫瑰等。这里采用四季花卉轮植的方式,确保游客在任何季节都能欣赏到花卉的美丽。花坛、花径和花海等景观形式丰富多样,营造出绚丽多彩的视觉效果。

在文化展示方面,四季花长在区域在花坛周围设置了标识牌,介绍花卉的药用价值。例如,牡丹皮具有清热凉血的功效,玫瑰花具有理气解郁的功效。同时,这里还设有花卉文化展示区,展示花卉在中医药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和诗词歌赋。

例如,玫瑰花的标识牌上可以写:“玫瑰花(学名:Rosa rugosa),蔷薇科蔷薇属植物。玫瑰花具有理气解郁、和血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胸闷胁痛、月经不调等症状。此外,玫瑰花还具有美容养颜的作用,广泛应用于化妆品和食品中。”


4. 毒草园

毒草园是一个特殊的区域,主要展示一些有毒的药用植物,如乌头、曼陀罗等。这里设置了隔离设施,如铁栅栏和玻璃围栏,确保游客的安全。在园内,还设有醒目的警示标识,提醒游客注意有毒植物的危害。

毒草园内设有展板,详细介绍有毒植物的毒性成分、中毒症状和解毒方法。同时,这里还展示了古代文献中关于有毒植物的记载,如《本草纲目》中对乌头的描述。通过这些展示,游客可以了解到有毒植物的识别与防范知识。

例如,乌头的展板上可以写:“乌头(学名:Aconitum carmichaelii Debx.),毛茛科乌头属植物。乌头含有乌头碱,具有剧毒。中毒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心律失常等。急救方法:误食后立即催吐,用温水或淡盐水漱口,及时就医。”


(二)景观设计


1. 自然地形与水体利用

在植物乐园的整体规划中,充分利用自然地形与水体,营造出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山坡上种植耐旱的药用植物,如连翘、山茱萸等,既美化了山坡,又为植物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山谷地带则设置溪流和池塘,种植水生药用植物,如菖蒲、莲藕等。溪流与池塘不仅为植物乐园增添了灵动的水景,还为水生植物提供了生长空间。

在乐园内,还设置了一个大型的人工湖,湖边设有亲水平台。游客可以在这里近距离观察水生植物,欣赏湖光山色。湖中种植荷花、芦苇等水生植物,既美化了湖面,又为水生生物提供了栖息地。通过合理利用自然地形与水体,植物乐园实现了生态与景观的完美结合。

例如,在人工湖的中心位置,可以设置一个小型的喷泉,喷泉周围种植荷花和睡莲。喷泉在阳光的照耀下,水雾弥漫,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游客可以在亲水平台上欣赏喷泉和荷花,感受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2. 文化元素融入

为了突出中医药文化主题,植物乐园在景观设计中融入了丰富的文化元素。在乐园入口处,矗立着古代名医的雕像,如扁鹊、华佗、张仲景、李时珍等。这些雕像不仅展示了古代名医的风采,还为乐园增添了文化底蕴。

沿着主干道,还有一条中医药文化浮雕长廊。长廊的墙壁上刻满了精美的浮雕,展示了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历程。从古代中医药经典著作的创作场景,到名医的诊疗故事,再到药用植物的采集和炮制过程,这些浮雕生动地展现了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

例如,在浮雕长廊中,有一幅浮雕展示了华佗为关羽刮骨疗毒的场景。浮雕上,华佗手持手术刀,神情专注,关羽则面不改色,展现出他的英勇无畏。这幅浮雕不仅展示了华佗的高超医术,也体现了中医药在古代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在乐园的各个角落,还设置了中医药文化景观小品,如中药药碾、药罐、药柜等。这些小品不仅具有装饰作用,还能作为科普展示的道具。例如,在药碾旁边设置展板,介绍中药炮制的过程和方法,让游客在欣赏景观的同时,也能学习到中医药知识。


 二、植物种植与展示


(一)药用植物选择


1. 常见药用植物

在植物乐园中,种植了大量常见的药用植物。这些植物不仅易于种植和管理,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例如,薄荷可以提取薄荷油,用于清凉解表;菊花可以用于清肝明目。在草本植物方面,还有艾草、板蓝根等;木本植物方面,有广玉兰、香樟等;藤本植物方面,有何首乌、忍冬等。这些植物的种植,为植物乐园增添了丰富的色彩与生机。

例如,在百草园的入口处,种植了一片薄荷。薄荷的叶片散发着清新的香气,吸引游客驻足。薄荷的标识牌上可以写:“薄荷(学名:Mentha haplocalyx),唇形科薄荷属植物。薄荷具有清凉解表、疏风散热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头痛目赤等症状。薄荷油还可用于清凉止痒,广泛应用于医药和化妆品中。”


2. 珍稀濒危药用植物

为了保护珍稀濒危药用植物,植物乐园设立了专门的保护区。在这里,种植了人参、三七、天麻等国家重点保护的药用植物。保护区设置了隔离设施和监控设备,确保这些植物的安全。同时,乐园还通过标识牌和展板,向游客宣传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的保护意义。

例如,在人参种植区,标识牌上可以写:“人参(学名:Panax ginseng),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人参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益气摄血的功效,常用于治疗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等症状。人参是我国珍贵的药用植物,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名录。保护人参资源,人人有责。”

图片

 

(二)标识系统


1. 植物标牌设计

植物乐园为每种植物都设置了详细的标牌。标牌上不仅有植物的中文名称、拉丁学名、科属分类,还有生长习性、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等信息。例如,金银花的标牌上写有:“金银花(学名:Lonicera japonica Thunb.),忍冬科忍冬属植物。喜光,耐寒,耐旱,对土壤要求不严。花蕾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功效。”

为了增加互动性,标牌上还设置了二维码。游客扫码后,可以获取更详细的信息,如植物的图片、视频、药用配方等。这种设计不仅方便游客了解植物,还增加了游客的参与感。

例如,金银花的二维码链接可以展示金银花的高清图片、生长过程视频,以及金银花在不同方剂中的应用案例。游客可以通过手机查看这些内容,深入了解金银花的药用价值。


2. 导视系统设计

植物乐园的导视系统设计十分完善。在乐园入口处,设置了一个大型的园区平面图,标注了各个主题园区的位置和主要景点。在道路上,设置了清晰的道路指引标识,引导游客前往各个区域。导视系统的风格采用了古朴的中式风格,标识牌的字体为楷书或行书,颜色为传统的中国红、黑色或青色,与中医药文化相契合。

例如,在园区平面图上,用红色箭头标注了游客当前位置,用蓝色线条标注了通往各个主题园区的路径。每个标识牌上都配有简洁明了的指示箭头和文字说明,确保游客能够轻松找到目的地。


 三、文化展示与教育


(一)文化景观


1. 中医药文化长廊

中医药文化长廊是植物乐园的重要文化展示区域。长廊内展示了中医药经典著作的简介和部分原文,如《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等。同时,还展示了古代名医的画像和生平事迹,以及中医药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

长廊采用木质结构,营造出古朴的氛围。在长廊的两侧,设置了休息区,供游客休息和阅读。长廊内的展示内容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同时设置了触摸屏,展示中医药经典的电子版原文和注释。通过这些展示,游客可以深入了解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

例如,《黄帝内经》的展示区域可以设置一个触摸屏,游客可以通过触摸屏查看《黄帝内经》的电子版原文,并通过注释了解其内容。同时,展板上可以介绍《黄帝内经》的成书背景、主要内容和对后世的影响。


2. 文化展厅

文化展厅分为多个展区,分别展示中医药文化的不同方面。例如,中医药历史展区展示了中医药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中医药理论展区介绍了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学说等;中医药方剂展区展示了经典方剂的组成、功效和应用;中医药炮制展区展示了中药炮制的工具和方法。

展厅内还设置了互动体验项目,如模拟中医诊断的互动装置、中药炮制的体验区等。游客可以在模拟中医诊断的互动装置上体验望闻问切的过程,了解中医诊断的方法和原理。这种互动体验不仅增加了游客的参与感,还让游客在实践中学习到中医药知识。

例如,在模拟中医诊断的互动装置上,游客可以通过摄像头拍摄自己的舌象,系统会自动分析舌象并给出初步诊断结果。同时,游客还可以通过触摸屏了解舌诊的基本原理和常见舌象的含义。


 (二)科普教育


1. 定期活动

植物乐园定期举办“中药知识周”和“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科普展”等活动。在“中药知识周”期间,邀请中医药专家进行讲座和现场教学,内容包括中药的识别、采集、炮制、配方等。游客可以跟随专家到百草园进行中药采集活动,现场学习如何识别各种药用植物。

例如,在“中药知识周”的讲座中,专家可以详细介绍中药的分类、药性、药味等基础知识,并结合实际案例讲解中药在临床中的应用。在百草园的采集活动中,专家可以现场指导游客如何识别薄荷、艾草、金银花等常见药用植物,并讲解它们的药用价值。

在“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科普展”期间,展示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的图片、标本和保护措施。植物学家会进行讲座,介绍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的生态价值和保护现状。通过这些活动,游客不仅能够学习到中医药知识,还能增强对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的意识。

例如,在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科普展中,植物学家可以详细介绍人参、三七等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的生长环境、繁殖方式和保护措施,并展示这些植物的标本和图片。同时,还可以通过互动问答的形式,让游客了解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护这些珍贵的植物资源。


2. 中医体验角

中医体验角是植物乐园的特色区域之一。在这里,游客可以体验望闻问切等中医诊断服务,由专业的中医师为游客进行健康咨询和诊断。同时,还可以体验针灸、推拿、拔罐等中医特色疗法。

中医体验角周围设置了展板,介绍中医诊断的方法和原理,以及中医特色疗法的作用和注意事项。通过这些展示和体验,游客可以深入了解中医的诊疗方法和治疗原理,增强对中医药文化的认知。

例如,在中医体验角的展板上,可以详细介绍望闻问切的具体操作方法和临床意义。同时,还可以展示针灸、推拿、拔罐等疗法的原理和操作过程,并通过案例介绍这些疗法在治疗常见疾病中的应用。

图片


四、互动体验与活动


(一)亲子互动区


1. DIY中药制作区域

亲子互动区是植物乐园的热门区域之一。在这里,设置了DIY中药制作区域,亲子家庭可以在这里亲自动手制作中药产品,如中药香囊、中药茶、药膳等。

在DIY中药制作区域,提供了各种制作工具和材料。例如,制作中药香囊时,提供艾草、薄荷、丁香等中药材,以及布料、针线等工具。游客可以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亲自动手制作中药香囊。同时,还举办亲子制作比赛,增加活动的趣味性。

在制作区域周围,设置了展板,介绍中药香囊、中药茶、药膳的制作方法和药用价值。例如,中药香囊的展板上可以写:“中药香囊是一种传统的中医药制品,具有驱蚊避邪、安神助眠的作用。制作中药香囊时,可以选择艾草、薄荷、丁香等中药材,将它们研磨成粉末后装入布袋中,再用针线缝合即可。”


2. 故事分享会

植物乐园还定期举办中医药文化故事分享会,邀请中医药专家或故事讲述者为亲子家庭讲述中医药文化的故事。故事内容包括“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古代名医的故事、中医药文化的历史故事等。

在故事分享会中,设置了互动环节,如提问、游戏等,增加孩子们的参与度。通过这些故事和互动,孩子们可以深入了解中医药文化的魅力,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例如,在故事分享会中,讲述华佗发明麻沸散的故事,让孩子们了解中医药在医学史上的重要贡献。同时,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孩子们回答华佗发明麻沸散的时间、用途等问题,增加他们的参与感和学习兴趣。

 

(二)节庆活动


1. 春季药草采集节

每年春季,植物乐园都会举办药草采集节。在药草生长旺盛的季节,组织游客到百草园进行药草采集活动。由专业的植物学家或中药师带领,教授游客如何识别和采集药用植物。

在活动现场,设置了展板,介绍春季药草的种类和药用价值,以及采集药草的注意事项。同时,还设置了“药草寻宝”游戏,游客在规定时间内找到指定的药用植物,可以获得小奖品。通过这些活动,游客不仅能够学习到药草知识,还能享受采集的乐趣。

例如,在药草采集节的活动现场,展板上可以详细介绍薄荷、艾草、金银花等春季常见药草的识别方法和药用价值。同时,可以通过互动游戏的形式,让游客在百草园中寻找指定的药草,增加活动的趣味性。


2. 秋季丰收节

每年秋季,植物乐园还会举办丰收节。在药用植物收获的季节,组织游客参与药用植物的收获活动,如采摘菊花、挖取山药等。同时,举办药用植物的加工制作活动,如制作菊花茶、山药粉等。

在活动现场,设置了展板,介绍秋季药用植物的种类和药用价值,以及收获和加工的方法。通过这些活动,游客不仅能够体验收获的乐趣,还能学习到药用植物的加工制作方法。

例如,在秋季丰收节的活动现场,展板上可以详细介绍菊花的采摘时间和方法,以及菊花茶的制作过程。同时,可以通过现场演示的形式,让游客了解如何将采摘的菊花制作成菊花茶,增加他们的参与感和学习兴趣。


五、设施与服务


(一)安全设施


1. 游乐设施安全

植物乐园内的游乐设施都经过严格的安全检查,确保符合国家安全标准。游乐设施的操作人员都经过专业培训,熟悉设备的操作流程和安全规范。在游客乘坐游乐设施前,操作人员会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游客的安全带系好、安全杆放下等。

例如,在过山车的入口处,操作人员会仔细检查游客的安全带是否系紧,安全杆是否到位。同时,还会提醒游客在乘坐过程中保持正确的姿势,避免发生意外。


2. 毒草园安全

毒草园设置了坚固的隔离设施,如铁栅栏和玻璃围栏,防止游客误入。在园内,设置了醒目的警示标识,提醒游客注意有毒植物的危害。标识牌上标明了有毒植物的名称、毒性成分、中毒症状和急救方法。通过这些措施,确保游客在欣赏有毒植物的同时,也能保障自身安全。

例如,在毒草园的入口处,设置了醒目的警示牌,上面写有:“注意!本区域种植有毒植物,请勿触碰或食用。如不慎接触或误食,请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并拨打急救电话。”同时,在园内设置了详细的急救指南,指导游客在紧急情况下如何自救。

 

(二)导视系统


植物乐园的导视系统标识清晰,风格统一。在园区入口处,设置了大型的园区平面图,标注了各个主题园区的位置和主要景点。在道路上,设置了清晰的道路指引标识,引导游客前往各个区域。导视系统的风格采用了古朴的中式风格,标识牌的字体为楷书或行书,颜色为传统的中国红、黑色或青色,与中医药文化相契合。

例如,在园区平面图上,用红色箭头标注了游客当前位置,用蓝色线条标注了通往各个主题园区的路径。每个标识牌上都配有简洁明了的指示箭头和文字说明,确保游客能够轻松找到目的地。


(三)休息区与餐饮


1. 休息区设置

在植物乐园内,合理设置了多个休息区,方便游客随时休息。休息区配备了舒适的座椅、遮阳设施和饮水设施。座椅采用木质或石材材质,与自然环境相融合。在休息区,还设置了垃圾桶,方便游客丢弃垃圾。

例如,在百草园的凉亭内,设置了木质长椅和遮阳伞,供游客休息。同时,在凉亭的一角设置了饮水机,方便游客随时补充水分。


2. 餐饮服务

植物乐园内设置了多个餐饮区,提供中医药膳、茶饮等特色餐饮服务。餐饮区分布在乐园的不同位置,方便游客随时用餐。餐饮区提供的菜品和饮品都具有中医药特色,如山药炖鸡汤、虫草花炖排骨、薏仁红豆粥等。餐饮区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法规,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例如,在中医药膳餐厅,提供了一系列具有药用价值的菜品。山药炖鸡汤是一道具有健脾养胃功效的菜品,虫草花炖排骨是一道具有滋阴补肾功效的菜品。同时,餐厅还提供各种药用茶饮,如菊花茶、薄荷茶、玫瑰花茶等,这些茶饮不仅具有药用价值,还能为游客带来清新的口感。

图片


六、生态与可持续性


(一)环保措施


1. 材料选择

在植物乐园的建设过程中,尽量采用环保材料,如可降解的建筑材料、再生木材等。同时,设置了太阳能照明设施和风力发电设施,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例如,在休息区的座椅制作中,采用了再生木材,既环保又耐用。同时,在园区内设置了太阳能路灯,利用太阳能发电为路灯提供能源,减少对市电的依赖。


2. 雨水收集与利用

植物乐园设置了雨水收集系统,收集雨水用于植物灌溉和景观用水。通过合理利用雨水,减少了对自来水的使用,同时也为植物乐园的生态环境提供了支持。

例如,在人工湖的边缘,设置了雨水收集管道,将雨水引入湖中。湖中的雨水不仅可以用于灌溉周围的植物,还可以通过喷泉等形式增加景观效果。


(二)生态保护


1. 珍稀濒危植物保护

植物乐园设立了珍稀濒危药用植物保护区,种植人参、三七、天麻等国家重点保护的药用植物。保护区设置了隔离设施和监控设备,确保这些植物的安全。同时,乐园还通过标识牌和展板,向游客宣传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的保护意义。

例如,在人参种植区,设置了围栏和摄像头,24小时监控人参的生长情况。同时,在保护区入口处设置了详细的标识牌,介绍人参的药用价值和保护措施,提醒游客保护这些珍贵的植物资源。


2. 生态环境建设

植物乐园种植了多种药用植物,增加了植物的多样性。同时,合理搭配植物的种类和层次,营造出自然的生态环境。在乐园内,还设置了人工湿地和生态池塘,为动植物提供了栖息地。通过这些措施,植物乐园实现了生态与景观的完美结合,为游客提供了一个自然、和谐的休闲环境。

例如,在人工湿地内,种植了芦苇、菖蒲等水生植物,为水生生物提供了栖息地。同时,湿地还可以净化水质,调节气候,为植物乐园的生态环境提供支持。通过这些生态建设措施,植物乐园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还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通过以上详细的规划和设计,植物乐园不仅成为了一个集科普、教育、休闲、养生等功能于一体的特色主题乐园,还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新的平台。在这里,游客可以在欣赏美丽植物的同时,深入了解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专访记录
最新加入
景观文化
  • 浙景杭协

    浙景杭协

    协会

    ¥0.0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