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加入
免费发布
景观档案,记录中国景观历史。
  • 暂无相关记录!
新闻news
半城山水一城绿——清水县森林康养产业蓬勃发展
来源: | 作者:编辑部 | 发布时间: 2025-05-14 | 53 次浏览 | 分享到:

半城山水一城绿

清水县森林康养

产业蓬勃发展


图片

花舞北山生态园一角。本文图片均由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徐俊勇 摄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徐俊勇


轩辕故里清水县,素有“关中屏障、陇右要冲”之称。


踏入县城,一幅清新宜人的画卷在眼前徐徐铺展。街道干净整洁,马路两旁绿树成荫,枝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在这里,生活的节奏舒缓惬意,人们悠然自得。


凭借温润的气候、丰饶的物产和繁茂的植被,清水县被列为国家级全域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县。如今,森林康养产业正成为清水县绿色发展的新引擎。


“这里曾经是荒山,经过几年治理,绿色已成为此处最鲜明的底色。”清水县温泉景区服务中心主任陈晓东指着清水县花舞北山生态修复综合治理工程说。


清水县花舞北山生态修复综合治理工程位于牛头河北侧,西至红堡镇咀头村、东至永清镇李崖村,生态修复核心区面积2725亩。工程是集水土保持、地质灾害防治、削坡减载、生态修复于一体的系统性工程。

图片

武家坪苗木基地培育树苗


“工程实施中,遵循生态惠民、绿色助民、产业富民原则,治理21处地质安全隐患点,搬迁避让115户地质灾害居民,新增储备土地3000余亩。同时,建成2000余米长的‘植物彩带’,打造70.2万平方米的各类绿色花卉主题公园,实现了生态与民生的双赢。”清水县自然资源局副局长贠惠玲说。


建好就得用好。花舞北山生态园先后举办了“赏丁香花海·游康养福地”清水县首届丁香文化旅游周、“清水县首届丁香产业论坛”,推动了文旅农康融合发展。同时,花舞北山生态园发展干鲜果产业,引进开发企业,建成多个旅游文化产业项目,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景区免费开放,每当有闲暇时间,我都会带着家人来这里爬山、赏景、吃饭。”清水县居民王宁说,因距离县城近,这里已经成为当地居民周末度假的好去处。


邽山生态园同样绿意盎然。这座位于县城北山,集国土绿化和生态保护为一体的综合性工程,是清水县打造“半城山水一城绿,融合发展人似花”的特色山水精致公园城市的有力举措。


据介绍,邽山生态园规划面积约1.3万亩,绿化率达58.3%,其依托当地森林资源,打造了牡丹消菌降压和槐花润肺健胃生态功能区,举办了“陇西千人游清水”牡丹花展等花卉展览旅游推介活动,综合收益不断凸显。

图片

苗木繁育


清水县在森林康养产业发展过程中,还注重创新产业模式。


武家坪苗木基地由驾校改造而来,是清水县温泉林场重要的苗木繁育基地和产业发展前沿阵地,是把“水源地保护”转化为“林业产业经济”发展的创新举措。“目前基地有中国红枫、秋火焰红枫、造型油松、造型女贞、火棘等园林类苗木1.5万株,油松、白皮松、云杉等绿化类苗木6.8万株,玉兰、月季、凌霄、丁香等花卉类苗木2.4万株。”基地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探索发展优质良种苗木,带动周边小型苗圃发展,形成产业化市场集群。


激活艾草资源,发展森林康养。在产业发展中,清水县丰富的野生艾草资源也得到了充分利用。


全县野生艾草约10万多亩,所产的野生艾草叶质醇厚、香气清新,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养生价值。近年来,清水县聚焦产学研融合,推动艾草产业全链条发展。每年采集艾草500多吨,带动400户以上群众就近就业,户均增收4000元以上。


如今,清水县立足“打造黄河上游康养及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先行区”的发展定位,通过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41.56%。同时,依托尖山优质森林环境,实行分区施策、分区突破,因地制宜打造不同类型的森林康养产业体验项目,开展以修身养性、调节机能、排解压力、延缓衰老为目的的森林游憩、度假、疗养、保健、养老等项目,培育打造了一批“森林康养+特色疗养+养老+农业+文化”等特色康养新业态模式,建成花舞北山园、邽山生态园、千亩菊花园、香怡南塬、温泉康养园、秦非子牧马场、三皇谷森林公园、花石崖景区等一系列康养基地和旅游景点,其中邽山生态园被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命名为“中国森林体验基地”,清水县温泉景区、花舞北山被命名为“中国森林养生基地”。

图片


专访记录
最新加入
景观文化
  • 浙景杭协

    浙景杭协

    协会

    ¥0.0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