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市还通过设立“共富工坊”,为乡土人才提供实践平台。这些工坊不仅为种植户提供了技术交流的机会,还帮助他们解决了实际生产中的问题。通过“共富工坊”,乐清市的乡土人才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
人才的输出与合作
乐清市不仅注重本土人才的培养,还积极引导人才“走出去”。近年来,乐清市有近千人到云南、贵州、广西等地种植铁皮石斛,将乐清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到全国各地。同时,乐清市还与外地企业开展合作,通过技术输出和产业帮扶,推动全国铁皮石斛产业的共同发展。
乐清市某企业与贵州某企业合作,在贵州建立了铁皮石斛种植基地。乐清市的技术人员长期驻扎在贵州基地,为当地种植户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通过这种合作模式,乐清市不仅帮助贵州发展了铁皮石斛产业,还进一步拓展了自身的市场空间。
目前,乐清市在域外种植的铁皮石斛面积已达到4.5万亩,成为全国铁皮石斛产业的重要技术输出地和产业合作基地。
人才政策与环境优化
为了吸引和留住人才,乐清市出台了一系列人才政策。乐清市设立了专项人才基金,对在铁皮石斛产业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给予奖励和补贴。同时,乐清市还通过改善人才生活环境、提供子女教育优惠等措施,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乐清市某企业为了吸引高端人才,专门设立了科研中心,并配备了先进的科研设备。该企业通过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吸引了多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加入其研发团队。这些高端人才的加入,为乐清市的铁皮石斛产业带来了新的技术和发展思路。
七、政策支持与产业规划:从政府扶持到产业集群打造
乐清市高度重视铁皮石斛产业的发展,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2010年,乐清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加快铁皮石斛产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从种植基地建设、种苗培育、产品加工、品牌建设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2015年,乐清市又出台了《乐清市省级铁皮石斛产业集聚区项目与资金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大对产业的扶持力度。
政策扶持的具体措施
乐清市的政策扶持涵盖了铁皮石斛产业的多个方面。在种植基地建设方面,乐清市对新建的铁皮石斛种植基地给予每亩一定金额的补贴,鼓励种植户扩大种植规模。在种苗培育方面,乐清市对种苗企业给予设备购置补贴和技术研发支持,帮助种苗企业提升技术水平。
在产品加工和品牌建设方面,乐清市对从事铁皮石斛精深加工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和贷款贴息支持。同时,乐清市还对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中国驰名商标等荣誉的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鼓励企业加强品牌建设。
产业规划的科学布局
2023年,铁皮石斛被正式纳入国家“食药物质”目录后,乐清市立即启动了相关产业规划,引导企业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推动铁皮石斛产业向食药同源领域拓展。
乐清市制定了《乐清市铁皮石斛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明确了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规划提出,到2025年,乐清市铁皮石斛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全产业链产值达到50亿元,建成全国领先的铁皮石斛产业集群。
为实现这一目标,乐清市将重点推进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种苗培育和新品种研发,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二是推广智慧大棚和林下经济种植模式,提高产业规模化、标准化水平;三是加大精深加工产品研发力度,拓展产品应用领域;四是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提升乐清铁皮石斛的市场影响力;五是强化人才支撑,培养和引进一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产业集群的打造与升级
乐清市在推动铁皮石斛产业发展过程中,注重产业集群的打造和升级。乐清市在雁荡山脚下规划建设了铁皮石斛产业集聚区,吸引了众多铁皮石斛种植、加工、销售企业入驻。通过产业集聚,乐清市不仅实现了资源共享和协同发展,还提升了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乐清市的铁皮石斛产业集聚区内,企业之间形成了紧密的产业链条。种植户将铁皮石斛鲜条销售给加工企业,加工企业将产品销售给销售企业,销售企业再将产品推向市场。这种紧密的产业链条不仅提高了产业效率,还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同时,乐清市还通过举办产业论坛、技术交流会等活动,促进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通过这些活动,乐清市的企业能够及时了解行业动态,掌握最新的技术和市场信息,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八、产业效益与社会影响:从乡村振兴到生态效益
乐清市铁皮石斛产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截至2024年底,乐清市铁皮石斛产业链的总产值已达到38亿元,成为当地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乐清市的铁皮石斛种植户人均年收入超过10万元,企业年销售额超过500万元的有20多家,年销售额超过1000万元的有10多家。
经济效益的显著提升
乐清市铁皮石斛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乐清市的铁皮石斛种植户通过参与种植、加工和销售等环节,实现了增收致富。例如,乐清市某种植户通过种植铁皮石斛,年收入从过去的几万元增加到现在的几十万元。
同时,乐清市的铁皮石斛产业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包装、物流、电商等,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这些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当地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进一步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Copyright © 2018 景观网 .All Rights Reserved
www.中国景观网.net 备案号:浙ICP备2021007798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 网站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