桉树作为一种快速生长的经济林木,在我国南方地区广泛种植,其木材用途广泛,经济价值较高。然而,随着桉树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如何在桉树林下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成为林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桉树林下种植中药材的林药模式逐渐受到关注,这种模式不仅能够充分利用林下空间,增加种植户的收入,还能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双赢。
一、桉树林下林药模式的优势
桉树林下种植中药材的模式具有多方面的优势,这些优势为林药模式的推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一)生态效益显著
桉树生长速度快,其根系深扎土壤,能够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在桉树林下种植中药材,可以进一步增加林下植被覆盖,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例如,三叉苦等中药材的根系能够分泌有机物质,增加土壤中的微生物活性,从而促进土壤养分的循环利用。此外,林下种植中药材还可以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和食物来源,增加生物多样性。例如,在广东省阳春市的桉树 - 三叉苦模式中,三叉苦的种植不仅改善了土壤结构,还吸引了大量蜜蜂采蜜,促进了当地养蜂业的发展。
(二)经济效益可观
桉树林下种植中药材可以充分利用林下空间,实现“一地多收”。以桉树 - 三叉苦模式为例,三叉苦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的功效,市场需求较大。在桉树种植后的第2 - 3年,种植户可以在林下种植三叉苦,每亩种植约1500 - 2000株。通过合理施肥和科学管理,三叉苦长势良好,亩产可达500 - 800公斤,每亩可增加收入3000 - 5000元。此外,砂仁、七指毛桃等中药材的种植也能为种植户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例如,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桉树 - 砂仁模式中,种植户通过销售砂仁,每亩可增加收入5000 - 8000元。
(三)种植技术成熟
近年来,随着林业科技的不断发展,桉树林下种植中药材的技术逐渐成熟。通过科学的种植规划、土壤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种植户可以有效提高中药材的产量和质量。例如,在选择药材品种时,种植户可以根据桉树林的郁闭度、光照条件和土壤肥力等因素,选择耐阴、耐旱、耐贫瘠的中药材品种。在种植过程中,通过合理施肥、科学灌溉和生态防治病虫害,可以确保中药材的健康生长。例如,广东省阳春市的种植户通过定期施用有机肥料、科学灌溉和释放天敌昆虫防治病虫害,有效提高了三叉苦的产量和质量。
二、桉树林下林药模式的具体实施
桉树林下种植中药材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实施策略:
(一)选择合适的药材品种
选择合适的中药材品种是桉树林下种植成功的关键。种植户应根据桉树林的生长阶段和林下环境条件,选择耐阴、耐旱、耐贫瘠的中药材品种。例如,三叉苦、砂仁、七指毛桃、草珊瑚等中药材品种都适合在桉树林下种植。这些药材不仅市场需求较大,而且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在选择品种时,种植户还需要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特性。例如,砂仁适合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生长,因此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桉树林下种植砂仁效果较好。
(二)合理规划种植密度
合理规划种植密度可以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种植收益。在桉树种植后的第2 - 3年,种植户可以在林下种植耐阴性中药材。种植密度应根据药材的生长习性和桉树的郁闭度进行调整。例如,三叉苦的种植密度可为每亩1500 - 2000株,砂仁的种植密度可为每亩1000 - 1500株。通过合理规划种植密度,种植户可以充分利用林下空间,提高土地利用率。此外,种植户还需要根据桉树的生长阶段和林下环境条件,适时调整种植密度。例如,在桉树幼林阶段,种植户可以适当增加药材的种植密度,以充分利用林下空间;在桉树中龄林阶段,种植户可以适当减少药材的种植密度,以保证药材的生长空间。
(三)优化土壤管理
桉树生长较快,可能会对土壤肥力产生一定影响。因此,种植户需要定期施用有机肥料,如腐熟的农家肥、堆肥等,以提高土壤肥力和改善土壤结构。每亩桉树林下可施用有机肥料1000 - 1500公斤。此外,种植户还可以通过种植绿肥、施用生物肥料等方式,进一步改善土壤条件。例如,在广东省阳春市的桉树 - 三叉苦模式中,种植户通过定期施用有机肥料和种植绿肥,有效提高了土壤肥力和改善了土壤结构。同时,种植户还需要根据土壤的酸碱度和肥力状况,选择合适的土壤改良剂。例如,对于酸性土壤,可施用石灰进行中和;对于肥力较低的土壤,可施用绿肥或生物肥料。
(四)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是桉树林下种植中药材的重要环节。种植户应采用生态防治方法,如利用天敌昆虫、生物农药等,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例如,可以释放赤眼蜂防治害虫,使用苏云金杆菌等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通过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措施,种植户可以有效保护中药材的生长,提高药材的质量。此外,种植户还需要定期对林下药材进行病虫害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问题。例如,可以通过设置诱捕器、定期巡查等方式,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发生。在必要时,可使用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进行防治,但要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避免过量用药。
三、桉树林下林药模式的成功案例
近年来,我国多地成功实施了桉树林下种植中药材的模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一)广东省阳春市的桉树 - 三叉苦模式
阳春市是桉树种植大市,桉树种植面积达200多万亩。近年来,当地积极探索桉树下种植中药材的模式,其中桉树 - 三叉苦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桉树种植后的第2 - 3年,当地种植户在林下种植三叉苦,每亩种植约1500 - 2000株。通过合理施肥、科学管理,三叉苦长势良好,亩产可达500 - 800公斤。当地种植户通过销售三叉苦,每亩可增加收入3000 - 5000元。同时,三叉苦的种植还改善了林下生态环境,吸引了大量蜜蜂采蜜,促进了当地养蜂业的发展。此外,三叉苦的种植还增加了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改善了土壤结构,减少了水土流失。
(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桉树 - 砂仁模式
广西是桉树种植大省,桉树种植面积达3000多万亩。近年来,当地积极探索桉树下种植中药材的模式,其中桉树 - 砂仁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桉树种植后的第4 - 5年,当地种植户在林下种植砂仁,每亩种植约1000 - 1500株。通过合理施肥、科学管理,砂仁长势良好,亩产可达300 - 500公斤。当地种植户通过销售砂仁,每亩可增加收入5000 - 8000元。同时,砂仁的种植还改善了林下生态环境,吸引了大量鸟类栖息,促进了当地生态平衡。此外,砂仁的种植还增加了土壤中的微生物活性,提高了土壤肥力。
四、桉树林下林药模式的发展前景
桉树林下种植中药材的模式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人们对中药材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林药模式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推广。
(一)政策支持
政府应加大对林药产业的扶持力度,完善水电等配套设施,提高生产销售等环节的管理水平。出台土地流转、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政策,鼓励种植户积极参与林药种植。例如,通过设立专项扶持资金、提供低息贷款等方式,为林药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建立中药材种植示范园、举办技术培训班等方式,推广林药种植技术,提高种植户的技术水平。
(二)技术推广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组织专业技术人员,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指导、发放技术资料等方式,向种植户普及桉树林下种植中药材的技术知识。筛选面积较大的桉树林,建立林药种植示范基地,逐步开展规模化种植,开展示范引导。定期组织种植户进行技术交流和经验分享,促进种植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提升。例如,广东省阳春市通过举办技术培训班和现场指导,帮助种植户掌握了三叉苦的种植技术,提高了种植户的技术水平和种植收益。
(三)产业链延伸
通过政府推动、龙头带动、药企联动,逐步实现“产 - 供 - 销”一体发展,努力延伸林药产业链。在成规模、创品牌、提品质、增品种上做足文章。例如,可以建立中药材加工厂,对林下种植的药材进行初加工和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林药品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积极拓展销售渠道,加强与药企、中药材市场、电商平台等的合作,拓宽产品的销售渠道。例如,广西壮族自治区通过建立中药材加工厂,对砂仁进行初加工和深加工,提高了砂仁的附加值,增加了种植户的收入。
桉树林下种植中药材的模式是一种生态与经济双赢的种植模式。通过合理选择药材品种、优化种植策略、完善发展路径,可以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种植户收入,同时改善生态环境。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也期待这种模式能够在更多地区得到推广和应用,为我国林业发展和生态保护做出更大的贡献。
Copyright © 2018 景观网 .All Rights Reserved
www.中国景观网.net 备案号:浙ICP备2021007798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 网站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