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加入
免费发布
景观档案,记录中国景观历史。
  • 暂无相关记录!
新闻news
片区化组团内驱力:区域公用品牌探索之旅
来源: | 作者:编辑部 | 发布时间: 2025-08-21 | 64 次浏览 | 分享到: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区域发展面临着诸多机遇与挑战。片区化组团作为一种有效的区域发展模式,通过整合资源、协同发展,能够激发区域发展的内驱力。而区域公用品牌作为一种重要的品牌资源,对于提升区域竞争力、推动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深入探讨片区化组团内驱力与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探索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的成功经验和面临的挑战。


 一、片区化组团内驱力:区域协同发展的核心动力


 (一)资源整合与协同发展:打造区域发展合力

片区化组团通过整合区域内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形成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还促进了区域内各部门之间的协作与沟通,形成了强大的发展合力。

以南京江北新区沿江街道为例,该街道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各部门、各社区“组团”出发走进商贸综合体,切实解决企业群众问题,激发了研创园片区专属网格内驱力。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还促进了区域内各部门之间的协作与沟通,形成了强大的发展合力。

在一些产业园区内,不同企业之间通过合作与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和技术互补,共同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例如,苏州工业园区通过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结合本地的产业基础,形成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等产业集群。园区内的企业通过共享研发设施、技术平台和人才资源,实现了快速的发展和创新。

图片

苏州工业园区的产业集群发展

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与新加坡两国政府间的重要合作项目,自成立以来,园区通过整合资源,形成了多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例如:

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园区内聚集了众多电子信息企业,包括半导体制造、集成电路设计、通信设备等领域。通过共享研发设施和技术平台,企业之间实现了技术互补和协同创新。例如,园区内的企业可以共享先进的半导体制造设备,降低研发成本,提高研发效率。

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园区内建立了多个生物医药研发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从研发到生产的一站式服务。通过这些平台,企业可以共享实验室设备、临床试验资源等,加速新药的研发和上市。例如,园区内的生物医药企业可以利用公共实验室进行药物筛选和临床前研究,大大缩短研发周期。

纳米技术应用产业集群:园区内建立了纳米技术应用创新中心,为企业提供纳米材料研发、检测、应用等服务。通过这些服务,企业可以快速将纳米技术应用于实际产品中,提升产品的附加值。例如,园区内的企业可以利用纳米技术开发高性能的电子材料、环保材料等,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产业联动与创新:推动区域产业升级

片区化组团能够促进区域内不同产业之间的联动发展,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以浙江嘉善县为例,该县通过整合资源,打造了“嘉善归谷”品牌,形成了“一核三区多点”的空间布局。其中,“一核”是归谷智造小镇,“三区”是高端装备制造区、电子信息产业区和新材料产业区,“多点”则是分布在全县的多个创新平台和产业园区。通过这种布局,嘉善县实现了产业的联动发展,推动了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产业的升级。

在产业联动过程中,创新是关键。例如,合肥高新区通过建设“中国声谷”“量子中心”等创新平台,吸引了大量高科技企业和创新人才。区内企业通过合作研发、技术共享等方式,推动了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前沿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形成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合肥高新区的创新平台建设

合肥高新区是中国重要的科技创新基地之一,通过建设多个创新平台,推动了区域内的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例如:

中国声谷:这是中国首个定位于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级产业基地,聚集了众多人工智能企业和创新团队。通过共享研发平台和数据资源,企业之间实现了技术互补和协同创新。例如,科大讯飞作为中国声谷的核心企业,通过开放其语音识别和合成技术平台,为其他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推动了语音技术在智能家居、智能教育等领域的应用。

量子中心:这是中国量子通信技术的重要研发基地,聚集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等科研机构。通过共享科研设施和人才资源,区内企业与科研机构实现了产学研合作。例如,国盾量子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作,推动了量子通信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开发了量子加密通信设备等产品,提升了中国在量子通信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三)提升区域竞争力:打造区域发展新优势

片区化组团可以形成区域发展的合力,提升区域在市场中的竞争力。通过整合优势资源,打造特色品牌,吸引更多的投资和发展机会,推动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以成都天府新区为例,该新区通过整合区域内的人才、技术、资金等资源,打造了“天府新区”品牌,吸引了大量国内外知名企业入驻。区内形成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产业集群,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要增长极。

在提升区域竞争力的过程中,品牌建设是关键。区域公用品牌作为一种重要的品牌资源,能够提升区域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例如,安吉白茶通过创建“母子品牌”架构,政府支持协会打造“安吉白茶”母品牌,生产主体注册普通商标打造子品牌,从法律层面上完成责任主体的认定,有效避免了公用地灾难。

专访记录
最新加入
景观文化
  • 浙景杭协

    浙景杭协

    协会

    ¥0.0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