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加入
免费发布
景观档案,记录中国景观历史。
  • 暂无相关记录!
新闻news
引领农村资产价值跃迁:农业 RWA 通证化开启乡村振兴新范式
来源: | 作者:编辑部 | 发布时间: 2025-05-03 | 52 次浏览 | 分享到:
2025 年 4 月 8 日,由中农融信(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 “农业 RWA 通证化研讨会” 在北京召开,三十余位政产学研专家围绕区块链技术驱动下的农村资产数字化变革展开深度探讨。此次会议正值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农村金融改革、全球 RWA(现实世界资产)市场规模预计 2030 年突破 6000 亿美元的关键节点,标志着我国农业资产价值释放进入新阶段。

图片

一、政策赋能:农业 RWA 通证化的时代机遇

  1. 中央政策的顶层设计
    2025 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 “创新乡村振兴投融资机制”,通过再贷款、再贴现、差别化存款准备金率等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资源向农村倾斜。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指出,金融支持农业强国建设需写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 “五篇大文章”,其中数字金融与 RWA 通证化高度契合。例如,中央财政对产粮大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比例的降低,以及畜禽活体、农业设施抵押融资的推广,为 RWA 通证化提供了政策试验田。

  2. 全球 RWA 市场的爆发潜力
    波士顿咨询预测,2030 年全球 RWA 规模将达 6000 亿美元,资产类型从传统金融扩展到农业、数据等新领域。香港金管局近期公布的新能源充电桩 RWA 案例显示,实物资产通证化可将融资成本降低 30% 以上,且不良率控制在 1.5% 以内。这一趋势与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形成共振,为农业资产数字化提供了国际参照系

    二、技术破局:中农融信的 “数字骨架” 构建

    1. 27 年深耕:从信息化到资产数字化
      中农融信自 1998 年开发首款村级财务管理软件以来,已构建覆盖全国 65 万个行政村的 “数字骨架”,通过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将土地、房屋、林权等资产纳入系统化管理。其首创的 “乡村资产数字证书” 实现了纸质档案向可流动数字资产的转化,为 RWA 通证发行奠定了数据基础。例如,黑龙江省通过该平台实现了集体林权流转效率提升 60%,农户融资成本降低 25%。

    2. ABCD 技术体系的深度融合
      以 AI(人工智能)、Blockchain(区块链)、Cloud(云计算)、Data(大数据)为核心,中农融信构建了 “乡村振兴金融科技平台”,实现资产确权、评估、交易全流程上链。例如,通过卫星遥感与无人机航测技术,平台可实时监测农田墒情,结合智能合约自动生成农产品期货通证,帮助农户锁定销售价格。

图片

三、实践创新:RWA 通证化的多元场景

    1. 土地流转的 “链上革命”
      在安徽合肥试点中,Hyperledger Fabric 链记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执行效率提升 60%,纠纷率下降 40%。中农融信进一步将土地收益权拆分为 ERC-721 通证,农户可通过链上分红机制直接获取土地增值收益,同时为金融机构提供可验证的抵押物凭证。

    2. 农业供应链的 “透明化” 重构
      上海 “马陆葡萄 RWA 项目” 将种植、加工、销售数据上链,发行 1000 万元股权通证,融资用于智慧农业设施建设。这一模式使消费者可通过区块链溯源葡萄生长全周期,同时农户融资成本降低 20%,品牌溢价提升 15%。

    3. 普惠金融的 “精准滴灌”
      江苏永联村通过 “永联分” 信用模型,整合银行数据、政府信用与乡村文明档案,高信用农户可享受 “文明贷” 利率优惠。中农融信在此基础上开发 “310 模式”(3 分钟申请、1 秒放款、0 人工干预),将涉农贷款不良率控制在 1.52%,覆盖全国 300 万小农户。

四、挑战与展望:构建农业 RWA 生态体系

    1. 技术与制度的双重突破

      • 技术层面

        :需解决农业数据碎片化问题,通过联邦学习实现多方数据协同建模,同时探索跨链互操作性以打通土地确权链与数据资产链。
      • 制度层面

        :建议参考海南区块链农村产权流转服务体系,推动省级统一规则制定,降低区域间交易摩擦。
    2. 国际经验的本土化适配
      香港在 RDA(真实数据资产)领域的探索值得借鉴。例如,数据资产作为底层资产生成 RWA 业务新范式,可促进数据要素市场与资本要素市场联动发展。中农融信计划与香港交易市场合作,探索农业数据跨境流通机制,吸引全球资本参与乡村振兴。

    3. 未来五年的关键路径

      • 2025-2026 年

        :在 10 个省份开展农业 RWA 试点,覆盖土地、农机、农产品三大品类。
      • 2027-2028 年

        :建成国家级农业资产通证交易平台,实现跨区域资产流转。
      • 2029-2030 年

        :形成 “农业 RWA + 绿色金融 + 数据要素” 的生态闭环,助力共同富裕。

    --尾言
    农业 RWA 通证化不仅是技术创新,更是生产关系的重构。当土地、作物、设施等实体资产与区块链、AI 深度融合,乡村振兴将迎来 “数字生产力” 的爆发。正如中农融信董事长张丹丹所言:“我们正在做的,是将 65 万个行政村的‘沉睡资产’转化为全球资本可感知、可交易的‘数字金矿’。” 这场变革的终极目标,是让农民真正成为数字时代的价值主体,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书写新的篇章。


    专访记录
    最新加入
    景观文化
    • 浙景杭协

      浙景杭协

      协会

      ¥0.0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