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乡村运营已成为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全域振兴视角下的乡村运营,不仅仅是对单一产业或项目的运作,而是需要从整体出发,统筹乡村的自然、文化、经济和社会等多方面资源,构建一个有机的乡村发展生态系统。本文将从顶层设计与规划、资源整合与盘活、产业导入与培育、运营模式与机制、品牌建设与营销、社区参与与治理、可持续发展与退场机制等七个方面,详细探讨乡村运营的方法论,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以期为乡村运营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一、顶层设计与规划:为乡村发展绘制蓝图
(一)明确发展目标与定位
乡村运营的起点在于明确乡村的发展目标与定位。这需要深入调研乡村的自然资源、历史文化、人口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等,结合区域发展需求,确定乡村的中长期发展目标。例如,位于城市周边的乡村可以定位为城市居民的休闲度假地,而拥有悠久历史文化底蕴的乡村则可以定位为文化旅游名村。目标设定应具体且可量化,如“五年内吸引游客数量达到X万人次”“三年内村民人均收入增长X%”。
浙江省安吉县的鲁家村,通过深入调研自身优势,明确将自身定位为“家庭农场集群 + 乡村综合体”的模式,目标是打造一个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乡村。通过这一明确的定位,鲁家村成功吸引了大量游客,成为全国知名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二)制定分阶段规划
乡村发展需要分阶段推进,短期规划(1 - 3年)应聚焦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产业导入,中期规划(3 - 5年)推动产业升级和公共服务设施完善,长期规划(5年以上)则致力于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例如,短期可以完善村内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引入小型农业种植或养殖项目;中期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建设乡村文化活动中心和游客服务中心;长期则打造生态农业观光园和乡村康养基地等高端产业项目。
短期规划: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可以优先解决村民的出行问题,修建村内主干道和连接外部的交通线路。同时,对村内的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进行升级改造,确保村民和游客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在产业导入方面,可以引入一些适合当地条件的农业项目,如种植特色蔬菜、水果,或养殖家禽家畜,为后续的农产品加工和旅游产业奠定基础。
中期规划:在产业升级方面,可以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例如,将水果加工成果汁、果酱,将蔬菜制成腌制品等。同时,建设乡村文化活动中心,举办各类文化活动,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方面,可以建设游客服务中心,提供旅游咨询、导览、票务等服务,提升乡村旅游的品质。
长期规划:在全面振兴方面,可以打造生态农业观光园,将农业生产与旅游观光相结合,让游客体验农事活动,感受乡村的自然之美。同时,建设乡村康养基地,利用乡村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为城市居民提供康养服务,实现乡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三)构建运营框架
顶层设计还需构建合理的运营框架。组织架构设计方面,可以成立乡村运营管理委员会,由村集体、村民代表和企业代表组成,负责统筹协调乡村运营的各项工作。商业模式设计则需根据乡村的定位和发展目标,设计合理的盈利模式。例如,以乡村旅游为主的乡村可以采用“门票收入 + 餐饮住宿收入 + 农产品销售”的模式,以特色农业为主的乡村可以采用“订单农业 + 农产品加工销售”的模式。
组织架构设计:乡村运营管理委员会可以下设多个专项小组,如基础设施建设小组、产业发展小组、旅游服务小组等,每个小组负责具体的运营任务。例如,基础设施建设小组负责制定和实施基础设施建设计划,产业发展小组负责引入和培育产业项目,旅游服务小组负责旅游产品的开发和推广。
商业模式设计:在乡村旅游模式中,除了门票收入、餐饮住宿收入和农产品销售收入外,还可以通过举办节庆活动、民俗表演等方式增加收入。例如,每年举办一次“乡村丰收节”,吸引游客前来体验丰收的喜悦,同时通过门票、摊位租赁等方式增加收入。在特色农业模式中,可以通过与大型超市、电商平台合作,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产品销售价格。
二、资源整合与盘活:唤醒乡村沉睡的财富
(一)土地资源整合
土地是乡村最重要的资源之一。通过土地流转,将分散的农用地集中起来,实现规模化经营。例如,鼓励村民将土地流转给村集体或农业企业,用于发展现代农业种植或养殖项目。同时,探索宅基地的多种利用方式,如将闲置宅基地改造成民宿、农家乐或乡村工作室,增加村民的财产性收入。此外,合理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开发乡村商业综合体、物流仓储中心等项目。
四川省成都市的明月村,通过土地流转,将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发展规模化种植和养殖。同时,利用闲置宅基地改造民宿,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了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村民收入的增加。
土地流转:在土地流转过程中,需要充分尊重村民的意愿,通过签订规范的土地流转合同,明确流转期限、流转费用、土地用途等条款,保障村民的合法权益。同时,村集体可以成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为村民和企业之间提供中介服务,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流转效率。
宅基地利用:对于闲置宅基地的利用,可以采取多种方式。除了改造成民宿和农家乐外,还可以建设乡村工作室,吸引艺术家、设计师等入驻,打造乡村文化创意空间。例如,明月村通过改造闲置宅基地,建设了一批具有特色的乡村工作室,吸引了众多艺术家前来创作和生活,提升了乡村的文化氛围。
Copyright © 2018 景观网 .All Rights Reserved
www.中国景观网.net 备案号:浙ICP备2021007798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 网站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