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加入
免费发布
景观档案,记录中国景观历史。
  • 暂无相关记录!
新闻news
城乡融合视域下乡村全面振兴的策略与路径
来源: | 作者:编辑部 | 发布时间: 2025-08-01 | 82 次浏览 | 分享到:

此外,还应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建立农业科技服务平台,整合农业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等各方资源,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农业科技服务。培育农业科技服务企业,鼓励企业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农业社会化服务等业务,提高农业科技服务水平。例如,广东省广州市通过建设“农业科技服务联盟”,整合了全市的农业科技资源,为农民提供从种植到销售的全产业链技术服务,推动了农业现代化发展。


(二)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途径。为此,必须创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农业产业强镇等平台,整合农业、工业、服务业等资源,打造集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于一体的产业融合平台。例如,在示范园内建设农产品加工园区,吸引农产品加工企业入驻,实现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同时,创建农业产业强镇,培育壮大镇域主导产业,推动农业与旅游、文化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向乡村布局,鼓励企业与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公司 + 合作社 + 农户”等模式,带动农户增收。加强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提高农产品加工附加值。此外,还应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发展“农业 + 旅游”“农业 + 文化”等模式,打造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和特色旅游产品。例如,建设一批集观光、采摘、体验于一体的乡村旅游景点,开发农家乐、民宿等旅游业态,让游客体验乡村生活。同时,推动“农业 + 文化”融合,挖掘乡村文化内涵,开发文化创意产品,提升乡村产品附加值。

在江苏省苏州市,当地政府通过建设“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吸引了多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入驻,形成了从种植到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例如,某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与当地农户签订订单合同,收购农户种植的蔬菜和水果,加工成罐头产品后出口国外,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


(三)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力量。为此,必须支持返乡入乡创业,设立返乡入乡创业基金,为返乡入乡创业者提供创业启动资金和项目孵化支持。例如,对返乡入乡创办农产品加工企业、乡村旅游项目的创业者,给予一定额度的创业贷款和贴息支持。同时,建立返乡入乡创业园,提供场地、设施、技术等创业服务。此外,还应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推广“保底分红 + 入股”模式,让农民通过土地入股、资金入股等方式参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建立订单农业风险保障机制,通过保险、期货等金融工具,降低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订单农业中的市场风险。

在河南省信阳市,当地政府通过设立“返乡创业基金”,吸引了大量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例如,返乡创业青年李明在家乡创办了一家乡村旅游公司,通过政府提供的创业基金和场地支持,公司发展迅速,带动了当地乡村旅游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


三、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建设:乡村全面振兴的保障


(一)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

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城乡融合的重要目标之一。长期以来,城乡之间在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方面存在较大差距,这不仅影响了农民的生活质量,也制约了乡村的发展。为此,必须统筹城乡教育资源配置,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投入,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同时,建立城乡教师交流机制,通过教师轮岗、支教等方式,促进城乡教师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立紧密型医共体,以县级医院为龙头,整合县乡村医疗卫生资源,实现医疗资源共享、分级诊疗。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人才培养,通过定向培养、继续教育等方式,提高农村医疗卫生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升农村养老服务水平,建设农村养老服务中心,为农村老年人提供集中供养、日间照料、康复护理等服务。探索农村互助养老模式,鼓励农村老年人之间开展互助服务。

在湖南省长沙市,当地政府通过“城乡教师交流计划”,每年选派100名城市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同时安排100名农村教师到城市学校跟岗学习,有效提升了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此外,长沙市还通过建设“紧密型医共体”,整合了县乡村医疗卫生资源,实现了医疗资源共享和分级诊疗,提高了农村居民的医疗保障水平。

图片

 

(二)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长期以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条件较差,这不仅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生活,也制约了乡村产业的发展。为此,必须完善农村交通网络,加大对农村公路建设的投入,提高农村公路的通达深度和覆盖范围。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优化城乡客运线路布局,提高农村客运服务质量。提升农村水利设施水平,加强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实施农田水利灌溉设施改造提升工程,提高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确保农村居民喝上放心水。加强农村能源设施建设,推进农村电网升级改造,提高农村电网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发展农村清洁能源,推广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在农村的应用。

在四川省成都市,当地政府通过实施“农村公路提升工程”,投入大量资金改善农村公路条件,实现了“村村通”硬化路。同时,成都市还通过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确保了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此外,成都市通过推广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为农村居民提供了清洁能源,降低了生活成本。

专访记录
最新加入
景观文化
  • 浙景杭协

    浙景杭协

    协会

    ¥0.0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