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加入
免费发布
景观档案,记录中国景观历史。
  • 暂无相关记录!
新闻news
城乡融合视域下带动县域乡村全面振兴的策略与路径
来源: | 作者:编辑部 | 发布时间: 2025-08-01 | 92 次浏览 | 分享到:

在新时代背景下,城乡融合已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路径。县域作为城乡融合的重要载体,承担着统筹城乡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使命。本文从城乡融合视域出发,探讨如何通过多种策略与路径带动县域乡村全面振兴,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参考。


 一、规划引领与资源配置:夯实乡村振兴的基础


 (一)统筹城乡规划:绘制乡村振兴的蓝图

乡村的振兴离不开科学合理的规划。以县域为基本单元,构建“县域统筹、镇村联动”的规划体系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基础。例如,浙江省德清县通过编制《德清县县域乡村建设规划》,将全县乡村划分为特色农业发展区、乡村旅游集聚区、生态保育区等不同功能分区,明确各区域的发展重点和方向。这种分区规划不仅避免了乡村建设的无序性和同质化竞争,还为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清晰的蓝图。同时,运用大数据、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手段,对乡村的土地、生态、文化、产业等资源进行全面评估,能够为科学规划提供精准依据。通过卫星遥感技术和无人机测绘获取乡村土地利用现状和地形地貌信息,利用大数据分析乡村人口流动、产业分布等情况,这些技术手段的应用使得规划更加科学、合理。

在规划过程中,还需要充分考虑乡村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资源。例如,一些古村落拥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历史故事,这些资源可以成为乡村旅游的重要吸引点。通过对这些资源的保护和开发,不仅可以提升乡村的文化内涵,还能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规划应注重生态优先,保护乡村的自然环境,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例如,某些山区乡村可以通过发展生态旅游,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二)整合资源配置:为乡村振兴注入动力

乡村振兴需要大量的资源投入,而资源的整合与合理配置是关键。建立涉农资金整合机制,将分散在不同部门的财政资金集中使用,优先支持乡村振兴重点区域和项目。例如,江苏省沛县通过整合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环境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涉农资金,集中打造了一批乡村振兴示范村。这种资金整合方式不仅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还避免了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同时,引导社会资本投入乡村建设也是整合资源的重要途径。通过出台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政策,鼓励企业投资乡村产业项目、基础设施建设等,能够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动力。例如,江西省余干县通过设立乡村振兴产业基金,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同时,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如“乡村振兴贷”“农业产业贷”等,满足乡村企业和农户的资金需求。

盘活农村闲置资源也是整合资源配置的重要内容。以宅基地制度改革为重点,盘活农村闲置土地、房屋等资源,能够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的空间和机会。例如,四川省崇州市通过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将闲置宅基地流转给社会资本用于发展民宿、农家乐等产业,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解决了乡村产业发展用地问题。此外,还可以通过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将闲置的集体土地、房屋等资源进行整合利用,发展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带动农民共同富裕。


 二、要素流动与产业发展:激发乡村振兴的活力


 (一)促进要素流动:打破城乡壁垒

城乡融合的关键在于要素的自由流动。破除“人、地、钱”等要素在城乡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重中之重。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消除农民进城落户的后顾之忧,是促进人口要素流动的重要举措。例如,山东省寿光市通过完善社会保障、子女教育等配套政策,吸引农村人口向城镇有序转移,同时鼓励返乡创业,促进了人口双向流动。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规范土地流转程序,保障农民土地权益,是促进土地要素流动的关键。例如,安徽省旌德县通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让农民的土地权益得到明确,促进了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乡村振兴的信贷支持力度,是促进资金要素流动的重要保障。例如,江西省余干县通过设立乡村振兴产业基金,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同时,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如“乡村振兴贷”“农业产业贷”等,满足乡村企业和农户的资金需求。推动要素市场化改革,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要素市场,完善要素价格形成机制和市场交易规则,能够进一步促进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在促进要素流动的过程中,还需要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一方面,通过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升农民的素质和就业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城镇产业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通过优惠政策吸引大学生、返乡创业人员等投身乡村建设,为乡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例如,一些地方通过设立创业补贴、提供免费培训等方式,鼓励大学生回乡创业,发展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新兴产业。


 (二)推动产业发展:构建乡村经济新引擎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核心。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动乡村产业由“种养卖”向“产加销”一体化转变,是实现产业振兴的重要途径。以农产品加工为重点,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例如,河南省正阳县通过引进油脂加工企业,将花生种植与加工产业相结合,延长了花生产业链,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加强品牌建设,培育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品牌,能够提升农产品的市场价值和品牌知名度。例如,黑龙江省五常市通过打造“五常大米”品牌,提升了大米的市场价值和品牌知名度,增加了农民收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地分享产业增值收益,是实现农民增收的关键。通过“公司 + 合作社 + 农户”“公司 + 基地 + 农户”等模式,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关系,能够实现农民、企业、合作社等多方共赢。

专访记录
最新加入
景观文化
  • 浙景杭协

    浙景杭协

    协会

    ¥0.00

    ¥0.00